4月23日,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代表处经理张令凯、华为云方案架构师孙贵阳,携山东教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曰东一行到访信息工程学院,围绕“鸿蒙技术人才培养”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高晓燕、物联网教研室主任张兴达、软件教研室主任李华伟及全体软件专业教师参与座谈,双方就产教融合、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座谈会上,高晓燕详细介绍了信息工程学院在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等专业的建设成果,以及“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坚持“对接产业需求、对接技术前沿、对接职业标准”的办学理念,期待与华为云在鸿蒙生态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万物互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张令凯围绕“鸿蒙生态发展与人才战略”展开分享。他提到,随着鸿蒙系统在智能终端、物联网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全国范围内鸿蒙开发、系统适配等岗位人才缺口已超50万。华为正全力推进“鸿蒙百万人才计划”,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实训平台—认证体系—就业通道”全链条培养模式,助力院校培养“懂鸿蒙架构、会应用开发、能场景适配”的复合型人才。
孙贵阳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解读了鸿蒙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开发工具及典型应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华为在鸿蒙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资源优势,包括开源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认证课程体系等。他表示,华为愿意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与学院共同开发《鸿蒙应用开发》《鸿蒙设备驱动开发》等特色课程,并提供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支持。
双方围绕三大合作方向展开热烈讨论。一是课程共建,基于华为鸿蒙认证体系重构专业课程模块,融入“设备端—应用端—云端”全栈开发技术,信息工程学院已在2024年秋季学期推出首批鸿蒙特色课程,今年将继续深挖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二是实训基地共建,依托学院现有实验室,引入华为鸿蒙开发套件、物联网实训平台,共建“鸿蒙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学训赛创”一体化实践环境;三是师资能力提升,华为云将为教师提供鸿蒙开发者相关认证培训通道,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专业建设研讨和课程授课,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软件教研室教师表示,当前软件技术专业正面临从传统软件开发向“智能化、轻量化、场景化”转型的关键期,鸿蒙生态的兴起为专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软件专业将以鸿蒙应用开发课程为起点,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与华为认证体系深度对接,探索“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在智能终端开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座谈会最后,双方共同明确了2025年重点推进事项,包括鸿蒙核心课程体系完善、鸿蒙师资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华为云HCSD校园沙龙活动”等。华为云方面表示,将从课程建设、大赛活动、专业认证等方向开展校企合作,架起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

此次交流标志着信息工程学院在对接“国之重器”、服务国家战略产业方面迈出新步伐。未来,双方将以鸿蒙生态为切入点,在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为山东省“数字强省”建设输送更多“懂技术、精开发、善创新”的高素质鸿蒙技术人才。(通讯员:孙志颖 撰稿:李华伟 审核:郭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