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11月13日,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衣培娟老师到校,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动而富有魅力的非遗公开课。

课堂伊始,衣培娟老师以自身的艺术经历为切入点,向师生介绍了多年来在剪纸创作、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为胶东地区剪纸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以细腻精巧、古朴灵动著称,深受学界和社会各界认可。
在讲解剪纸艺术的发展与特色时,衣培娟老师向师生阐释了胶东剪纸的文化脉络。她指出,剪纸是中国民间独具魅力的“镂空艺术”,一张薄纸、一把小剪,便能呈现传统文化的纹样与寓意。课堂上,她展示了剪纸中的典型纹样,如象征祥瑞的“云纹”、寓意吉庆的“锯齿纹”等,并现场示范了“锯齿纹”的剪法口诀——“左一剪刀、右一剪刀”,引得同学们频频点头、跃跃欲试。

互动教学环节中,衣培娟老师手把手教授学生阳剪、阴剪等传统技法。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从折纸、下剪到展开作品,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一件件饱含传统美学的剪纸作品在同学们手中诞生,课堂氛围热烈而充满创意。最后,衣培娟老师向同学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走进烟台剪纸传承基地,近距离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
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的探索。信息工程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实践,“剪艺图灵”团队多年来坚持将传统剪纸技艺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字化建模、图像生成等新技术实现非遗元素的智能再创作,使传统技艺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通过本次活动,学院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也为未来非遗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通讯员:孙志颖 撰稿:王子晗 审核:高晓燕)